新加坡培養學生終身學習、主動發展的意識和能力的教育理念是始終貫徹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的。相信新加坡留學生在新加坡留學生涯中能體會到新加坡教育的“少教多學”之處。
據新加坡留學網了解,新加坡主要從兩個方面實施“少教多學”,這里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下:
一、適量裁減課程內容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
從2004年起,新加坡逐步將中學和高中的課程內容減少l0%至20%,既為學校目主開發課程提供更大的空間,使教師能夠靈活地設計與安排活動,更是為學生目主學習、參與課外活動騰出時間和空間。
這一點可以很明顯的從新加坡學生的作業上看出來。在新加坡教育體系中,尤其是中級教育階段中,學生作業的量及形式都是很有彈性的。課后練習提早幾天甚至幾周就隨講義一同發放,好學的學生早在開講之前就完成了作業,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學生抓住了學習的主動權,事先了解到作業的內容,還有助于迅速判斷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聽課時可以有針對性地加以重視。哪怕是平時的作業,老師基本上從不安排隔天必須交的任務,而是設定一個大概的期限,一般三天至一周不等。學生可以在一個相對寬松的條件下完成,其質量自然比急急忙忙趕做出來的高。
二、教師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巧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精心設計每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學習活動,精講精導,給學生更多的時旬和空間進行自主學習、思考、實踐,教師主要在學生學習、探究、實踐活動過程中予以指導和。學生通過目己的現察、閱讀、思考、操作等學習污動獲取知識,學會方法,遠比教師翻來覆去講、手把手地教更有效率,更有意義。
在課堂上,新加坡老師們會盡量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并把授課內容安排得生動有趣。有時同學們可以聽音樂、看電影;有時老師會帶大家進行實操活動。在這種開明的學習氛圍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容易被調動起來。
為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新加坡的課堂形式常常會以辯論賽或實驗等形式出來。在這種課堂中,老師很少刻意去教授什么,更多的起的其實是一種引導作用,引導著課程的走向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