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網資深留學顧問金老師表示,新加坡大學在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服務時是相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此使學生能更容易、更好地適應今后的工作環境,為就業鋪路。
新加坡大學四年制本科生一直要到大二結束時才結合社會需求和個人愛好最終確定自己的專業。此時進行專業定位離畢業還有兩年,這樣學生可更準確地分析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學生在校期間,能選擇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大公司做大約半年的短期工積累工作經驗。
聽說了許多國內同學談論在中國找工作的辛苦,2010年便來到新加坡就讀,現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四年級學生的木同學曾經十分擔心自己畢業之后的前途問題。新加坡就業競爭的激烈程度并不亞于中國,但經過幾年在大學就業指導中心所受的就業指導和在大學里所得到的實踐機會,如今他已經大概確定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領域。他說:
“我曾經在大一年底時把自己的專業從建筑改成航天工程,因為我后來才發現自己對后者更有興趣,而且我的老師和家人及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都覺得,以我的條件在航天工程領域會有更多選擇的機會。而我在中國的同學,他們從高考完開始報志愿時就基本上把專業定了,在大學四年里也很難更改。在對這些專業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決定以后的方向又無法更改是很痛苦的。而且新加坡大學中的就業指導中心十分有效率,覆蓋面也相當廣,它能幫我具體且準確地確定我的長處和適合的職業,并對相關職業的人才市場進行分析,同時向我提出建議和意見,讓我受益匪淺,使我從原來的不確定和迷茫變成如今的自信和有把握。”
由此可見,國內的大學可以借鑒新加坡的一些成功做法,設立有關機構和服務中心加強就業指導,努力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使得大學生能實實在在地通過就業服務中心來好好地了解就業形勢和細節,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有興趣、能發揮才能的工作。而且中國還可以從大學生填志愿等環節起就開始考慮就業問題,提供各專業市場人才需求的準確資料供學生參考。這樣一來,學生們就能夠有意識地在專業上積累更多的經驗,更好地加強自己的實踐能力,使自己的競爭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