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昨天新加坡留學網小編以課堂方式為例,對新加坡老師與學生關系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新加坡融洽的師生關系都已有所了解了。不過,課堂終究要嚴肅的多,要想對師生關系了解更多的話,還得看課余生活。這里,新加坡留學網小編就帶大家走近新加坡師生們更加多彩的課余生活:
上課時老師與同學們其樂融融,課余時大家更是關系密切。就比方說教師節的慶祝活動。在中國,大多數同學都會選擇贈送卡片、鮮花等方式向老師表達敬意。但是,在新加坡,學生的慶祝方式可是花樣百出。很多精通廚藝的女生會從家里帶來自己親手制作的糕點,在練習課上送給老師。當然,即使蛋糕味道不盡如人意,老師也會十分欣慰地接受這份厚禮。在學校,能夠得到這樣的饋贈可是老師的一種殊榮,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表現。
在校慶活動中,同學們又會以獨樹一幟的方式表現出了對老師們的愛戴。新加坡留學網顯示,海星中學(男校)去年的校慶活動就極有特色:
校慶前的一個星期,學生們紛紛收到從學校橄欖球隊發出的傳單,說是校慶中有一項活動是將學生所指定的人拋入游泳池中,而相應地,學生們也要付一定數目的錢。傳單上是明碼標價,拋學生10新元一位,拋各科老師200元一位。而校長、副校長等其他職員也各有其標價,最多到1000新元。1000新元可是5000多元人民幣啊,這可不是個小數目!花錢去拋一位老師入游泳池,在傳統的道德觀念中是不受認同的。可新加坡學生卻堅持著他們的獨特做法,他們會鼓勵同學一起湊錢將最喜愛的老師拋入游泳池中。在公教初級學院,學生們就曾以200新元的高價將校長拋入了游泳池中,而另有兩位老師也以50新元的身價光榮落水。當然不可不提的是,所有收入都會被作為慈善籌款捐獻給相關福利機構。
與保守的中國老師相比,新加坡的老師從來不羞于表達自己對學生的熱愛。情人節的時候,老師經常會帶上小禮物送給自己最喜愛的班級的所有同學。學校學生會也是瞅準了這個機會開展募捐活動,他們通過提供有償的送禮、送氣球服務,根據老師的要求,將指定數目的禮物送到指定的班級,并將所得款項捐獻給慈善機構。新加坡留學生王同學說,他所在的班級就曾得到過老師贈送的心形氣球。
新加坡的老師在與學生相處時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對學生的要求與態度也各有不同。
王同學這樣回憶自己的中學生活:
“在海星中學(男校)讀書時,我的班主任是一位50多歲曾在英國留學的女老師,她除了對我們學習特別嚴格外,更重視培養我們的紳士風度。她會時不時地更正我們說話和行為上的一些易被忽略的不妥之處。我的一位朋友初來新加坡時因為對英文口語的不熟練,表示請求時習慣用命令的口吻——‘I want you to do something.’(我想你去做……)這時老師便會提醒他該用‘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to do something.’(你能幫我做……)或‘Could you do me a favour?’(你能幫我點忙嗎)與她相處久了,學生們也就自然而然地注意起自己的風度了。而進入初級學院之后,我的班主任卻完全是另一種風格。在她的課上,你可以吃東西,也可以時不時開個玩笑。只要能完成好分內的學習任務而且不打擾別人,她便不會對你作出太過苛刻的要求。所以,她更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有一次,她滿臉神秘地走進教室,然后遞給一位同學一張紙條,接著一臉壞笑地對我們說:‘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這是其他班女生給他的情書!’教室內頓時一陣轟然,而這位同學更是臉紅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班主任又說:‘交朋友沒關系,只要你們能互相幫助,好好學習,我又能說什么呢?’為了這事,大家歡呼了好一陣子,然后才開始上課。”
中、新師生關系因不同的教育制度而不同,因不同的傳統觀念而不同,但卻同樣適合于各自的社會。如此一來,就很難說哪種師生關系更好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兩者各有所長。若能根據實際情況取長補短,那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新加坡,老師與學生都會相處得更融洽,而學校生活也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