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高等教育主要由理工學院、大學、和私立大學教育構成。
理工學院(3年制):新加坡五所理工學院為大專文憑課程,以理工應用為主近200個專業課程,包括理論和實習,結業后可直接就業或申請新加坡公立大學繼續深造。
大學(3/4年制):大學除了醫學、法學等?仆,一般需要3年時間來獲取學士學位,榮譽學位需4年。學生完成學士學位后,可繼續進修碩士、博士等學位。
私立大學(3年制):新加坡的私立大學也稱私立學院,提供兩種課程:預科的課程文憑以及學位的課程。其中學位課程都是與國外大學合作辦學所頒發的國外大學文憑。
中國的高等教育主要由大專、大學構成。
大專(2/3年制):大專教育更偏向于職業技術領域,學生畢業后可進入社會工作或者繼續考大學專升本及以上學位深造。
大學(4年制):分為一類、二類、和三類本科,通常為四年制的綜合學術教育,學生完成大學本科課程后可報考碩士和博士。
在高等教育方面,新加坡與中國的大學都注重學生基本理論知識的深層培養,但新加坡的大學教育傳承英國的教育體系,與中國的大學教育有著很大的區別:
學術規劃
新加坡大學專業和課程的設置具有前瞻性,與時俱進,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接觸最先進的理念和最實用的知識;
中國教育產業化下的高等教育知識結構陳舊,教材修訂頻率短,導致學生畢業脫節與社會,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教學理念
新加坡大學教學方式以人為本,倡導引導式教育,鼓勵學生對待問題獨立思考,善用頭腦風暴、團隊模擬案例解決方案等實踐性任務來完成課業;
中國大學大多是填鴨式的死記硬背,結業以筆試為主,忽視平日里學習的積累,使學生的思維并不能得到應有的鍛煉,也有很多學生容易應付考試。
社會接軌
新加坡理工學院和大學的理論教育與行業發展相結合,學生不僅在學校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也頻繁到行業內考察和實際培訓,從而學校與社會共同培養人才,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打造合適的平臺;
中國大學偏向理論知識的研究,注重學科考試,對行業實習并不重視,這樣學生畢業后就不能很好地適應行業的需求,容易產社會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