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開發的環保技術必須能在市場銷售。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裕廊集團和業界公司共出資2000萬元,資助南大發起的“環保校園”計劃。除了創新研究,這項計劃也將著重于把新技術推向海外市場。
“環保校園”(EcoCampus)計劃昨天正式展開,研究項目涵蓋六個領域: 資訊管理、環保建筑、再生能源、環保交通工具、廢料與水,以及使用者的節能習慣。
南大研究員將同參與計劃的私人企業研究員合作,改進企業開發的節能技術。南大也將負責測量技術研究的成果。
已收到33份計劃書
南大至今已收到33份研究計劃書,其中的12個將是批展開研究的項目。
研究員將使用南大校園或裕廊集團的潔凈科技園建筑作為實驗平臺。若技術證實能有效節省能源,就會大規模用在南大的100多棟建筑里,把南大打造成世界最環保的大學校園之一。
南大教務長梅彥昌教授在潔凈科技園舉行的推介儀式上致詞時說:“南大已定下了2020年的目標,就是通過多項環保技術和措施減少35%的用電量、用水量和廢料!
總理公署部長兼內政部及貿工部第二部長易華仁是推介儀式的嘉賓。他在演講時說:“環保校園將創造‘綠領’人員,提高我國在環保技術上的國際地位,也有助于鼓勵國人采用環保的生活方式。”
通過社會行為
研究節能方法
他指出,越來越多國際企業計劃搶攻亞洲市場,有意將主要業務轉移到亞洲,我國歡迎這些企業以新加坡為基地,研發適合本區域的城市環保方法,并通過新加坡把技術銷售到鄰國。
負責這項計劃的南大能源研究院(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NTU)課程主任尼勒士·扎德福(Nilesh Jadhav)受訪時說,節能技術和節能習慣是相輔相成的。除了技術開發,“環保校園”計劃的一項研究課題是人們的用電和節能習慣。
他說:“我們將針對學生做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用電習慣。社會學專家也將針對校內師生進行研究,從社會行為的角度研究節省能源的方法!
在現階段,11家私人企業將在計劃下進行12個研究項目,當中包括西門子公司的中央冷氣機組(chiller plant)研究。
公司的中東與亞太方案與服務部總監彼得·哈理德(Peter Halliday)說,建筑的冷氣系統耗電量巨大,因此必須有效節能。公司將在南大校園內的其中一棟建筑試驗公司開發的節能技術。
他估計,研究的初步準備需要半年,研究正式展開后相信能在一年半內取得成果。
咨詢熱線:4008-066-065(早9點-晚21點)
24小時手機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