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大學2024qs排名有28所學校上榜,其中8所學校排名前500,其表現是非常不錯。馬來西亞高校前十學校是:馬來亞大學65、馬來西亞理科大學137、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158、馬來西亞國立大學159、馬來西亞理工大學188、泰萊大學284、思特雅大學300、國油科技大學307、北方大學538、瑪拉工藝大學555。
馬來西亞2024qs排名
1.馬來亞大學:65名
2.馬來西亞理科大學:137名
3.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158名
4.馬來西亞國民大學:159名
5.馬來西亞理工大學:188名
6.馬來西亞泰萊大學:284名
7.馬來西亞思特雅大學:300名
8.馬來西亞國油大學:307名
9.馬來西亞北方大學:538名
10.馬來西亞瑪拉工藝大學:555名
11.馬來西亞英迪國際大學:556名
12.馬來西亞雙威大學:586名
13.馬來西亞亞太科技大學:621-630名
14.馬來西亞管理與科學大學:621-630名
15.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711-720名
16.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大學:761-770名
17.馬來西亞彭亨大學:781-790名
18.馬來西亞拉曼大學:801-850名
19.馬來西亞蘇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學:951-1000名
20.馬來西亞多媒體大學:1001-1200名
21.馬來西亞吉隆坡大學:1001-1200名
22.馬來西亞玻璃市大學:1001-1200名
23.馬來西亞沙巴大學:1001-1200名
24.馬來西亞沙撈越大學:1001-1200名
25.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1001-1200名
26.馬來西亞大學侯賽因大學:1001-1200名
27.馬來西亞伊斯蘭理科大學:1001-1200名
28.馬六甲國民技術大學:1001-1200名
QS世界大學排名標準
本次QS世界大學排名調整了指標權重,在原來的六項基礎指標中新增了國際研究網絡(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就業成果(Employment Outcomes)及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三項指標,并調整了各項指標的權重占比:
學術聲譽(Academic Reputation):占比30%,下降10%;
雇主聲譽(Employer Reputation):占比15%,上升5%;
單位教員論文引用數(Citations per Faculty):占比20%,不變;
師生比例(Faculty Student Ratio):占比10%,下降10%;
國際教師比例(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占比5%,不變;
留學生比例(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占比5%,不變;
國際研究網絡(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占比5%;
就業成果(Employment Outcomes):占比5%;
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占比5%;
根據上面這些指標,我們可以看到,QS世界大學排名中,占比較重的,是學術聲譽和教師論文引用數,以及雇主聲譽和師生比例。
換言之,在QS排名榜上,排名相對靠前的學校,都必須具有“高校范圍內評價好”、“師資力量雄厚”、“學生就讀率高”的特點。
閱讀這篇馬來西亞2024qs排名的學生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