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雯就讀于新加坡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學專業,她剛剛完成為期四個月的企業實習計劃,F年20歲的她對航空事業有著濃厚的興趣,實習讓她有機會接觸宇航設備制造業的實際工作,也令她對這個行業的前景更有信心。
新加坡留學網介紹,規劃能結合教育、培訓和職業發展的框架,讓各教育背景的國人能獲得企業的栽培與社會的肯定。
這項宣布對工教院與工院學生如文雯與同學王宇(25歲)以及陳邵杰(19歲)來說是一劑強心針。他們同意,職場是學無止境的課室,希望勞資政三方面的配合能為每名國人創造良好的職業發展渠道。
也在新加坡理工學院念航空工程學的王宇,計劃畢業后邊工作邊進修。
他說:“我在實際工作環境中,能獲取的經驗會是超越課本所能教導的。了解職場的作業后再去進修,相信對我的事業更有幫助。”
這三名學生在一家專門設計及制造機艙設備的公司--新加坡Jamco私人有限公司實習。三人必須針對艙內部器件,如機艙廚房設備的制造,設計改良方案,作為畢業專題作業。
對于即將發表的理工學院及工藝教育學院應用學習教育檢討(ASPIRE)委員會的建議報告,新加坡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學生陳邵杰期待它能為學生落實更有規劃性且長期的實習計劃。
他說:“如果有多一些時間,實習期至少六個月,我們就能更好地觀察在實習時的一些工作進展,這對學習更實用。”他畢業后計劃升上大學,以求更廣的職業發展機會。
事實上,工教院與工院畢業生在職場上已日益受雇主的青睞。新加坡中小企業商會(ASME)會長王崇健指出:“中小企業的觀念已改變,工教院與工院畢業生接受實際的技能培訓,他們具實踐經驗的特質是吸引雇主的一點。其實,中小企業界本身就有好些成功例子,他們都非大學畢業生出身。中小企業商會多年來也同工教院合作,為學生辦職業展與實習機會。”
去年成立的理工學院及工藝教育學院應用學習教育檢討委員會將在近期宣布它的建議,主要內容包括如何幫助學生做更明智的教育和職業選擇;在步入職場后繼續提升;按照每個人的技能與能力為他們提供通往成功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