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為了讓每個年輕人都能充分發揮潛能,新加坡成立勞資政委員會,發展結合教育、培訓和職業發展的整套系統,讓不斷提升自身技能的人獲得企業的支持和社會的尊重。新加坡去年11月宣布成立理工學院及工藝教育學院應用學習教育檢討(ASPIRE)委員會時,恰好也在工藝教育中區學院。
新加坡留學網介紹,領導ASPIRE的律政部兼教育部高級政務部長英蘭妮今年率委員會出訪德國、瑞士、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借鑒各國職業技能教育,而本地兩萬多名學生、家長、教員和雇主也通過參與調查和對話會向委員會提供反饋。
經過半年多的廣泛咨詢,ASPIRE委員會將在近期宣布建議,主要內容是幫助學生做出更明智的教育和職業選擇;掌握扎實的技能,并在步入職場后繼續提升;按照每個人的技能與能力,為他們提供通往成功的途徑。
ASPIRE委員會探討的一大課題是如何開辟一條結合工作與學習的途徑。李總理指出,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這一途徑絕非易事,勞動力發展局將是負責落實,但教育部、人力部、貿工部等政府部門、雇主和工會的支持不可或缺。
李總理說,我國理工學院及工藝教育學院具有國際一流水準,政府希望能幫助畢業生取得更高成就,而獲得成功的道路有很多種,不一定要通過大學文憑。
英蘭妮今年5月在國會上指出,六成工教院學生和四成工院生希望畢業后繼續深造,主要是擔心沒有更高學位就無法成功。
李總理說,想要幫助所有人實現潛能,需要一場觀念和價值觀的改變。“新加坡必須成為一個每個人都能以自身的工作為榮、因品格和貢獻而受到尊重的國家。只要努力,任何人都能改善生活,每個人都能期待一個更好的未來。”
公共服務領域將為了這個愿景做出更多努力,調整擢升原則。李總理說,公共服務下來將更重視一個人的表現和技能,而不是入職時的文憑。此外,公共服務也將為相同職業軌道上的所有人提供同等機會,將更多原本分別針對有無學位者的計劃結合。無學位者只要證明他們可以做到,就會盡快獲得擢升,從事過去只有大學畢業生才能從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