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新加坡注重國內經濟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在社會進步的潮流下,種種變化對家庭為首道防線的理念造成沖擊,也意味著國家和社會必須增加介入的頻率,為弱勢群體提供更多援助。
新加坡留學網表示,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國防部第二部長陳振聲昨天在新加坡經濟學會所舉行的常年晚宴上,突出多個可影響未來發展的地緣政治、經濟和社會力量,并提出新加坡要繼續在世界經濟中占一席之位,可考慮采用的戰略。
陳振聲說,生育率更低、家庭單位更小、單身者或沒生育的夫婦更多、家庭成員不同住的情況更普遍,離婚率也更高,這些變化都挑戰了家庭是個人道防線的理念。
“這意味著社會更必須不時介入,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在不削弱家庭成員彼此照顧的前提下這么做。我們分擔風險、應用社會資源以照顧弱勢群體的同時,要如何確保不像其他社會般,由社會來承擔個人應盡的責任?我們又要如何慎防太多人要從體制中取得最多,卻只愿意作出最小的貢獻?”
陳振聲在以“2030年新加坡社會經濟模式何去何從”為題的演講中指出,要面對未來挑戰,可考慮采用四個戰略。
首先,必須打造合適的社會契約(social compact)和秉持正確的價值觀。
陳振聲說,領導人要具備4C——奉獻精神(committed)、能干(capable)、聯系基層(connected)和廉潔(clean);民事服務和商業要不斷創新,確保政策和商業創新相輔相成,使新加坡能在世界舞臺上競爭;國家要以開放的態度面對新點子和人才;人民要上下一心,了解國家所面對的挑戰;而不僅個人要剛毅,國家也要繼續累積財務儲備和人才儲備,面對不時之需。
其次,新加坡要與世界連接起來,但新加坡人要把根扎在本地。陳振聲說:“就像維持生命的血液,我們的人民必須四處流動、與世界連接起來,并把養分帶回來新加坡,也就是我們的心。這樣,我們才不僅是個小紅點,也是個小紅心!
第三個戰略是持續突破限制,創造機遇。陳振聲舉例,缺乏水資源的新加坡透過先進的科技,不但滿足了對水的需求,也輸出我國管理水供的技術。
“城市管理、節能、環境與空氣素質管理,以及社會管理等等,都可能成為我們將來謀生的契機。”
最后一個戰略則是持續建立高水平、重法制和重誠信的新加坡品牌,使新加坡在面對激烈的國際價格競爭時,發揮食品安全、產品素質高、知識產權保護強、仲裁公平、金融服務平穩和具創意等優勢。
常年晚宴是成立58年的新加坡經濟學會的一個重頭活動,多年來邀請國內外的知名政商界人士當主賓,發表具前瞻性的主題演講。去年的主賓是教育部長王瑞杰,前年則是李顯龍總理。今年的晚宴是在烏節文華酒店舉行。
陳振聲在大約45分鐘的演講中,也勾勒了兩個地緣政治、經濟和社會力量相互碰撞所形成的未來情景。在個情景里,地緣政治緊張,區域分裂,新加坡在全球價值鏈中掙扎求存,年輕的畢業生沒辦法在本地找到工作,移居國外的新加坡人比前來本地的外國人多,資源的匱乏導致民眾在如何分配資源方面產生分歧。
在第二個情景里,相對良好的地緣政治環境雖然為亞洲制造機會,其他國家卻以人口和資源優勢與我們競爭,新加坡只在一些領域里取得成功,有限的資源加劇貧富差距。
陳振聲強調,提出兩個可能發生的情景不是要預測未來。他說:“大家應想想我們需要打好哪一些基礎,使社會能夠為迎接未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