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包括眾多新加坡留學生在內的許多人都對孫中山先生十分敬重。孫中山先生是我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引導了我國近代革命,也是華人當中的偉人。據新加坡留學網了解,孫中山先生曾在新加坡居住過,他在這里有故居就是晚晴園。這個地方是1906~1911年孫中山先生的住所,他在這里領導革命黨人進行反清斗爭。
對孫中山先生極為推崇的各位新加坡留學生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來此悼念緬懷中山先生。晚晴園就在新加坡東亞管理學院附近,所以對東亞管理學院的學生而言,可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這里新加坡留學網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下晚晴園的狀況:
孫中山先生別號逸仙,因此,晚晴園也被稱為孫逸仙別墅。在孫中山先生居住之前,這里叫做明珍廬,曾經是一個廣東商人為情人置辦的住所。后來,這個宅子被一位愛國華僑買下,他借用了詩句人間重晚晴將這里改成了晚晴園。1906年,孫中山先生來到新加坡后,被張永福安頓在此,進行革命運動。
這個寓所的主人張永福給予了孫中山先生很大的幫助,南洋同盟會的支部就是在這里成立的,當時的加盟者雖然并不多,但這里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革命根據地。
隨著同盟會隊伍的壯大,這里漸漸成為了孫中山先生領導南洋革命的一個中心,他在這里接待了無數愛國華人。也正是因為這些,晚晴園才有了非同一般的重要意義。
1925年,孫中山先生仙逝,這里便成為了愛國華僑悼念他的地方。為了紀念這位偉人所作出的重大貢獻,華人們集資對這里進行了修葺,并正式更名為“孫逸仙別墅”。在原有的基礎之上,人們將孫中山先生的部分遺物放在了這里,并且塑造了一座孫中山先生的雕像,以示紀念。
晚晴園地處新加坡大人路,占地1800多平方米。經過幾次整修,才成了現在的模樣。進入晚晴園,首先看到的就是寬廣的院子,孫中山先生的雕像就在坐落在庭院的石墩之上,雕像的后面是象征著常青的松樹。
進入主樓,地下室有一個展覽館。在這里,珍藏了孫中山先生革命活動的點點滴滴,包括同盟會成員的照片,孫中山先生的親筆書信等等。也正是這些歷史的見證,吸引了大批的新加坡留學生們前來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