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新加坡不僅以教育完善、課程豐富而在國際留學熱潮中久負盛名,其中新加坡優越的教育環境也是備受世人矚目和稱贊的。那么為什么新加坡總體上會被譽為“花園城市”呢?這與其院校教育和國民素質是息息相關的。
新加坡留學網表示:保持校園與社區清潔人人有責,全國小學、中學與初級學院即日起推行由學生主導的“學生保持新加坡清潔運動”,培養年輕一代對環境清潔的責任感。
教育部長王瑞杰昨早在林景中學為“學生保持新加坡清潔運動”舉行推廣儀式時致詞說,這個運動能讓學生自動自發地保持校園與社區環境清潔,而不是持有依賴清潔工人的心態。
王瑞杰也說,這個由學生主導的運動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鼓勵他們想出保持環境清潔的點子。這么做可以培養學生愛護環境,并自愿成為保持環境清潔的倡導者。
校方也會從旁協助學生把點子化為行動,在社區內推行。
家長也應鼓勵孩子做家務
被詢及如何確保學生在校外或在家中也能繼續保持這種良好的習慣,王瑞杰說:“品格與公民教育需要父母的支持,我希望家長能鼓勵孩子,不僅是保持環境清潔,也應在家中多做家務!
在這之前,一些學校已舉辦各類活動,讓學生保持校園內外的清潔,隨著這項運動的推出,教育部與新加坡公共衛生理事會希望所有中小學和初院,能更積極參與。
此外,公共衛生理事會也將與學校合作,為學生提供如手套和鉗子等清理垃圾的工具包,并會告知學生哪里是潛在的“垃圾黑區”。
所有學校會在這個月收到專為學校制作的清潔衛生模范區(Bright Spot)手冊,協助學校舉辦撿垃圾活動及環保公益等活動,以提高校園內外的清潔和衛生水平。
配合這個運動,林景中學為中一至中三的學生安排了不同的任務。除了每一名學生都得負責打掃自己的課室,中一生得打掃校內走廊;中二生打掃讀書角落;中三生每年得清洗校內的廁所兩次。
曾協助打掃廁所的羅哈扎(14歲)說:“我覺得在校內洗廁所是個特別的體驗,加強我對環境清潔的責任感,也讓我能體會清潔工人的辛苦。父母很支持我這么做,我和哥哥現在也會幫媽媽洗廁所!
本月初,這所學校的70名中三生花了三天時間,到學校附近的三座組屋進行問卷調查和資料收集,了解居民亂丟哪些垃圾,以及亂丟垃圾的原因,從而探討應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