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政策與軍事實力是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任何國家都對本國的軍事問題極為注重,新加坡自然也不例外。事實上由于新加坡國土極小,使得其憂患意識極強,這也促使新加坡發展出了別具一格的國防政策。這里新加坡留學網就帶大家了解下獨特的新加坡軍事方針:
“毒蝦”原則
新加坡本土面積很小,因此在國防方面,他們也制定出了非常特別的方針政策。由李光耀提出的“毒蝦”理論就是其中之一。李光耀認為新加坡應該和“魚群”共存,這是毋盲置疑的,但同時,也要有對抗“大魚”的劇毒。唯有如此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不至于成為“大魚”的食物。
具體來說,“毒蝦”就是新加坡的武裝威懾能力,因為新加坡本土非常不適合設置縱深的國防戰略,唯有將敵人關在門外,才有對抗的可能。可以說,武裝力量的威轟力在新加坡的國防政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而且,新加坡也有優秀的正規軍和預備役部隊,隨時都可以調遣,加上多方面的協調應變能力使這個面積不大的國家在強國面前也有了立足的資本。
“魚群”原則
雖然有了武裝力量的威懾,但僅僅靠新加坡自己的武裝力量,還是很難完全保障國家的安全。新加坡人口不多,軍隊也沒有實戰經歷。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加坡又制定了“魚群”原則。吳作棟認為,新加坡就是一條小魚,只有存活在魚群當中,才能夠保證安全。所以,新加坡非常重視和周邊地區進行聯防自保。
為了保證國防安全,新加坡設立了3個層次的安全體系。首先,加強和馬來西亞、新西蘭、澳大利亞和英國的聯防:其次推動東盟國家之間的合作,爭取將合作的領域由政治和經濟擴展到安全方面;再次,就是支持聯臺國的維和行動。
“大魚”原則
僅僅依靠“毒蝦”和“魚群”仍然讓新加坡不安,因此,在國防政策上,新加坡還有一個“大魚”原則。放眼世界,最大的一條“大魚”無疑是美國.新加坡將美國看做是一條非常平和而善良的大魚,可以保護本國利益。
為了保護國家,新加坡默許美國在新加坡保持軍事。通過自己本身的武裝威懾、與他國的合作,以及從美國那里尋求是庇護,使新加坡最終達到保衛國家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