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去新加坡留學,眾多知名院校是許多留學生所廣泛青睞的。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作為一所聲譽較高的名校,在國際留學熱潮一直吸引著學生炙熱的目光。更多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將有機會修讀榮譽學位,增幅估計介于10至15%。
新加坡留學網訊:從八月新學年起,國大文學暨社會科學學院、商學院與理學院將放寬選修榮譽學位的條件。這項調整也將惠及護理系學生。
符合選修資格的最低“成績平均分數”(Cummulative Average Point)將從3.5分調至3.2分。能升上榮譽班的學生估計會增加四五百人。
目前,國大其他科系的學生到了第四學年可直接升上榮譽班,但文學暨社會科學學院、商學院與理學院學生能否選修榮譽班,取決于大三時的平均分。
與此同時,校方對榮譽學位的平均分要求也有所調整,可獲頒榮譽學位的最低平均分從3.2減少至3分,與南洋理工大學目前的標準相同。這項調整針對各科系學生,課程結構較不同的醫學院、牙科院、法學院與耶魯—國大學院除外。
國大常務副校長(學術事務)兼教務長陳永財教授日前在記者會上透露這些調整。他針對調整是否制造“分數膨脹”(grade inflation)的詢問時指出,調整不會影響畢業生的素質,首三個級別的榮譽學位最低平均分保持不變。
“國大所吸引的學生,整體素質過去至今有所提升。文學暨社會科學學院、商學院與理學院學生每年平均收生人數約3600人,修讀榮譽學位的學生比率占六成,比十年前多一到兩成。調整的目的是讓更多有能力的學生修讀榮譽學位,有更長的時間鉆研所長。”
整體而言,本地大學的學生有八九成能修讀榮譽學位。
相較于國大,南洋理工大學提供的四年課程包含一年的榮譽班;而新加坡管理大學也提供四年課程,讓學生有機會考取優等(Cum Laude)及以上級別學位。
陳永財坦言,本地有更多大學提供此課程,這多少會形成競爭,學生也會比較各學府的課程。但他強調,國大的收生需求依舊強勁。教學素質不會因這項調整受到影響,國大將增聘教職員應付增加的需求。
榮譽學位級別名稱將修改
此外,國大也將修改榮譽學位的級別名稱,避開使用“三等”的字眼。
三等榮譽學位改為榮譽學位(Honours Degree);二等乙級榮譽學位(Second Class Lower Honours)改為榮譽優等學位(Honours Merit);二等甲級榮譽學位(Second Class Upper Honours)改為榮譽特優學位(Honours Distinction);一等榮譽學位則改為榮譽學位(Honours Highest Distinction)。
美國一些著名大學如斯坦福大學與密歇根大學都采用類似的區分方式。陳永財指出,新名稱能更貼切地肯定學生的成績,三等榮譽學位“聽起來不太正面”。
國大向學生與雇主收集意見后決定更名。以三等、二等乙級等來區分榮譽學位是根據英國制度,相當普遍。南大也沿用這個區分方式,而新大則以美國的“優等”(Cum Laude)分級制來區分學位。
國大理學院學生陳瑋薇(21歲)將升大三,她支持放寬修讀榮譽學位條件。她說:“我的平均分目前接近3.3分,有更大機會,并有信心去修讀榮譽學位。我想朝生物數據發展,考取榮譽學位對事業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