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新加坡是教育十分完善的留學熱國。在社會日益發展和不斷進步的今天,公務員也越來越成為學生們選擇的熱點。那么,新加坡公務員有何終極目標呢?
獎學金頒獎典禮
張志賢強調,公共服務部門必須繼續引進具備同理心、社會服務精神,以及背景、技能和經驗各異的人才,以便能更好地應對新加坡社會日益多元的需求及挑戰。
新一代的公共服務人員將面對許多復雜的新挑戰,而妥善應對這些挑戰的終極目標是改善國人的生活。
主管公共服務的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及內政部長張志賢,昨天在公共服務委員會(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簡稱PSC)獎學金頒獎禮致詞時說,擁有一個具誠信和獻身精神的能者領導及組成的高素質公共服務部門,是我國自獨立以來的特點,而公共服務人員多年來對我國的發展做出不少貢獻。
然而,與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相比,公共服務部門如今在引進人才方面,面對更大的挑戰。張志賢指出,因本地經濟增長及受環球化影響,有能力的國人在國內外都享有更多機會。為了更好地迎合新一代國人對事業的期許,公共服務人員的事業前景已經獲得進一步改善,包括擁有具挑戰性的工作、良好事業發展機會及具競爭力的薪金等。
張志賢強調,公共服務部門必須繼續引進具備同理心、社會服務精神,以及背景、技能和經驗各異的人才,以便能更好地應對新加坡社會日益多元的需求及挑戰。
張志賢說,新一代公共服務人員接下來會面對的新挑戰包括:在充斥著極端主義的多元對立世界中,維護我國的安全;在新興市場國家帶來的競爭下,繼續為國人創造就業機會;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確保我國的可持續性發展;照顧老齡化社會的需求;與教育程度更高、更多元的新加坡社會維持溝通和互動,以及在保持社會凝聚力的前提下,包容不同的利益訴求及觀點。
今年82名PSC獎學金得主是從超過2500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其中兩人獲頒PSC碩士獎學金。獎學金得主來自13所學府,包括六名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數理中學和新加坡藝術學院,以及兩名淡馬錫理工學院的畢業生。
公共服務委員會主席張贊成在頒獎禮上也提醒在座的獎學金得主,他們學成歸來投入工作,將背負為國人解決各種問題的期許,要處理這些問題不僅要具備本地視角,也必須掌握國際趨勢。
他鼓勵將要赴海外求學的獎學金得主,爭取機會向所在的國家學習,拓展知識;而在本地求學者,則應利用本地大學提供的許多海外交流機會,豐富求學生活,與各國籍的人交流,“在本地求學也意味,你將有機會更好地體察民情。這對你將來的工作很有必要。”
今年有16名PSC獎學金得主選擇在本地念大學,比去年多一人。畢業自萊佛士初級學院的林敏(19歲)就放棄到英美大學深造的機會,選擇在本地提供博雅教育的耶魯-國大學院(Yale-NUS College)攻讀歷史。她說:“耶魯-國大學院結合東西方文化的課程,有助于我的成長,以及將來更好地服務社會,這是促使我留在本地讀大學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