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新加坡優越的文化環境和獨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許多人的廣泛關注。那么新加坡為何旅游業發展如此迅速呢?新加坡旅游局昨天公布的今年首季旅游業表現報告顯示,季到訪我國的旅客保持在390萬人次,與去年同期持平。入境旅客人數并未見漲,主要受到中國入境游客人數減少的影響。
新加坡留學網訊:中國去年10月起禁止旅行社售賣不合理的超低價格旅游配套,也就是俗稱“零團費”的配套,來本地旅行的中國游客人數因此減少。
今年首季,到本地旅行的中國旅客人數大幅下滑14%。如果不算中國旅客,今年季的入境旅客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2.8%,其中增長較快的是韓國和越南,分別增加17%和13%。
受訪的旅游業者反映,旅游業季的表現不算差,不過第二季卻遇到嚴峻挑戰。華宮旅游市場與通訊總監佘柳華坦承,第二季旅行社接到的入境旅游詢問和訂單減少了三至四成。
她說:“今年3月發生馬航失聯事件,加上泰國局勢不穩定,新馬泰旅游配套受歡迎度大減,對新加坡入境游的沖擊非常大,相信會在第二季旅游業報告中顯現出來。”
購物收益下滑值得關注
季的旅游收益與去年首季相比增長5%,達到60億元。旅游局指出,這是因為季兩家綜合度假勝地的博彩收入增加,使得觀光、娛樂和博彩領域交出漂亮成績單,同比去年收益大增19%,這也是該領域歷來最大的年比增幅。
不過,購物方面的旅游收益有所減少,今年季只有11億零600萬元,比去年同期下滑6%。
義安理工學院旅游業文憑課程高級講師詹家敏博士受訪時說,經過幾年快速發展,本地旅游業正在調整到較可持續的水平,旅游收益能取得5%的增長算是不錯的表現。
他指出,購物是旅游收益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季下滑6%值得關注。“區域國家發展快速,他們國內擁有的購物選擇越來越多,新加坡的商品本身也不便宜,對旅客的吸引力可能不如以往,新加坡如果想繼續成為購物天堂,必須想辦法改善。”
雖然來自中國的入境旅客人數大幅下滑,他們的消費能力依然很強。如果不算觀光、娛樂和博彩消費,中國游客季在我國消費8億元,只比去年同期下滑1%,是各個國家中為我國帶來最多旅游收益的。
季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旅客人數增加了6%,但是由于平均每人花費減少,他們給我國帶來的旅游收益下滑12%。
印尼、中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和日本在入境旅客人數上排名前五,花費排名前五的是中國、印尼、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
酒店業者季收入也有不錯表現,客房收入達到8億元,同比增加12%,客房平均價格是261元,比去年同期高2.7%。
各類酒店中奢華型酒店表現,季平均客房入住率上升兩個百分點,達到90%。奢華型酒店的平均客房價格大增9.5%,增幅是所有酒店類型中的。
展望未來,在新馬泰配套失去吸引力的情況下,詹家敏認為,新加坡必須設法打造成一個獨立旅游目的地。他說:“如果能吸引游客單單到新加坡旅行,而不是把新加坡當做東南亞的其中一站,游客在本地逗留的時間將會更長,消費也會更高。”
佘柳華也說,本地業者正在推廣新加坡和峇厘島或民丹島的配套,希望能繼續吸引中國游客,“不過這類配套的價格比新馬泰配套高,目前主要吸引消費能力較強的中國一線城市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