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新加坡憑借多重優勢成為留學受寵國。作為全球的金融貿易中心,新加坡廣闊的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和機會,可以通過建立全球的信息和通信科技(ICT)產業,而支撐起眾多經濟產業的持續發展,成為真正的科技之城和智慧之城。
這些經濟產業包括金融、制造、物流、醫療、教育、旅游和數字媒體等等。他昨天是在慧眼中國環球論壇上講話時,表達了以上看法。
新加坡留學網訊:如今的新加坡更希望借助信息通信技術的橋梁,連接全世界的人才和技術,進化成為一個以ICT為基礎的智慧國度和全球化城市。統計數據表明,ICT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度已經達到35%以上,因此不難理解新加坡等國家的政府會如此重視ICT。
華為是在13年前落戶我國,期間跟電信運營商和行業解決方案伙伴一起持續創新,推動我國的ICT轉型,其中兩個例子分別是云計算和智慧交通。
以云計算來說,華為跟本地運營商星和(StarHub)攜手,通過提供云計算服務,讓中小企業可以享受“強大、最的技術服務”,并且隨著業務的發展可輕易地進行擴展,使得企業有更多的精力進行核心業務的創新,提高競爭力。
在行業領域,華為也跟本地合作伙伴積極投入全國的智慧交通項目。早在1998年,我國建立了全球個城市電子收費系統,極大地減少了交通擁堵。在最新的項目設計中,我國通過ICT技術建立實時和高效的綜合管理系統,從而實現高智能的交通管理。這種ICT技術、大數據和業務的結合,也將重新定義整個行業。
《聯合早報》總編輯吳新迪提問說,下一波信息化浪潮鋪天蓋地,既讓人興奮,也令人擔心。新加坡商家能夠以什么方式來參與,而不會被迎面而來浪潮所淹沒?本地商家應該如何跟華為合作,并把這個合作模式帶到周邊國家去?
對此,華為率先跟新加坡在智慧交通方面的合作,一定能夠往世界其他地方發展。同樣的,在新加坡機場和教育所率先使用到的解決方案,也能夠用在其他國家。
全球最大的飛機制造商是波音和空客,而為它們制造重要部件的公司卻是勞斯萊斯。他認為,華為能夠在推動ICT時,扮演勞斯萊斯的角色。
“我們可以成為勞斯萊斯,然后讓新加坡的公司成為這個領域內的波音和空客,帶著華為的解決方案走向全世界。我相信在這里我們有很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