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用是新加坡教育的主題思想。新加坡教育體系認為學習的目的應當在于怎樣去付諸實踐,不光看學生記住了多少東西,學到了多少知識,關鍵要看學生能否用它來解決實際問題,能用來解決多少實際問題。學習只是手段,應用才是目的,學生能實際應用知識來解決問題,才是真正學到了知識。
為了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新加坡教育體系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總的來說可以總結為引導和督促。這里新加坡留學網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下:
一、教師循循善誘的引導
為了使學生具備獨立學習,學以致用的能力。新加坡教師大力推行解決問題的學習法,學生在探竟問題中學習。
新加坡教師每天結合授課內容,為學生提供若干道題目,要求學生分成小組,結合學內容答分析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在此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輔助者、指導者、協調者,并不直接傳授知識或技能,而是在學生交流討論的過程中適時予以指點、輔導和補充,以幫助學生正確領悟知識和方法,找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策略。
以最為枯燥死板的文科類課程——英文課程為例。新加坡英文老師的主要職責是引導學生對于日常生活的關注與思考,特別是引導學生關注一些人們平時不大會理會的話題。在課堂上,新加坡英文老師們不僅經常提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讀書、看報,還要求他們把讀到的、有用的資料“用自己的文字記下來”,等到作文時作為論據。
新加坡教育注重知識的可行性與實用性,所以所學知識強調“只有自己能表達出來”,才算是“真知”。理所當然,如果是自己在實際生活與閱歷中形成的見解與觀點,便更為難能可貴了。
連最為抽象的文科類課程都極為強調實用性的新加坡教育,嚴謹細致的理科課程自然毋庸多言了。
二、必考科目的督促
除了課堂上,教師循循善誘的引導外,新加坡還設有硬性指標來促使學生努力提高自身學以致用的能力。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新加坡學生考大學的A-Level測試中的研究性學習課程。
研究性學習屬于“A-Level”高級水準會考的考試科目,新加坡的每位高中學生都必須選讀。
這門課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培養學生確立選題,然后從各個方面收集信息,進行研究篩選,最終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的研究能力。同時,它也從各個方面教會學生怎樣與人合作、團隊精神、與人溝通及獨立思考方面的能力。學生從中獲得的自學和分析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將為他們日后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門課程會在進行當中穿插各方面的考核,最后還要呈交書面論文,進行論文答辯。雖然在這門課程進行之中,同學們可能會經歷許多困難,也會花費不少時間,但在課程終于結束、論文完成時,每個人都能感到巨大的成就感,為自己和組員的收獲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