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新加坡優越的教育體系在亞洲留學熱潮持有盛名,新加坡小一申請也愈漸為人們所推崇。小一2A(1)報名階段昨天結束,25所小學在這個階段結束時已填滿至少一半的學額,這比去年的27所稍少。
新加坡留學網訊:從今年起,每所小學得保留40個學額給那些與學校沒有直系關系的家長申請,以求更平均地分布學額,因此外界預料一些學校可能提早在2A(2)階段就出現學額吃緊的情況。
下階段就出現抽簽情況?
在全國187所小學中,圣尼各拉女校(小學)在接下來的2A(2)階段競爭情況激烈。在84名參加了校友會的校友在2A(1)階段報名后,保留給2A(2)階段的學額只有14個。這是否會導致下個階段就出現抽簽情況,或因要為孩子報名的校友都參加了校友會,因此學額所剩不多也不會有影響,這情況令不少家長關注。去年,有30多名家長在2A(2)階段報讀這所學校。
于下周一與周二(14、15日)進行的2A(2)階段供那些父母或兄姐為校友的孩子,以及父母為學校職員的孩子報名。昨天進行的2A(1)階段則供校友會會員,或學校咨詢與管理委員會會員報讀。
公教中學(附小)則剩27個學額給2A(2);恒力小學剩45個學額,美以美女校(小學)剩37個學額;光華學校剩69個學額。不過,這些學額都不包括預留給后期階段的40個學額。
為兒子報讀愛同學校的洪燕玲(36歲,人力資源經理)與丈夫皆為校友。丈夫在一年多年申請成為校友會會員。洪燕玲受訪時說:“我們希望孩子在求學時也能和我們一樣接觸同樣的文化,特別是母校對華文與文化的重視。”
住在義順的張麗麗(43歲,教師)為孩子報讀碧山區的愛同學校,丈夫好幾年前已加入校友會。
張麗麗說:“為孩子報讀母校是出于對學校的一份情感。再來,我們也要為孩子選擇一所有中華文化底蘊的學校,愛同學校符合我們的需要。”
鄺佩蘭(37歲,公關)為兒子報讀圣加俾爾小學,丈夫是該校校友會會員。夫妻倆希望孩子能在他們所熟悉的教育體系學習。
位于榜鵝新鎮的彌陀學校也是另一所受歡迎學校,最近有媒體報道一群家長在校外排隊,以索取家長義工的申請表格。
這所學校在昨天的報名階段只有一個申請者,但到目前為止,學額實際上已半滿,接下來剩94個學額供一般校友申請。
近年來,給校友優先報讀小學的安排被一些家長視為一種“世襲制”。為平衡家長們的不同要求,教育部規定學校從今年起,為2B和2C階段各預留20個學額。2B階段是供家長義工、會館或教會會員,與社區領袖為孩子報名,多數家長則在2C階段報名。往年這兩個階段的競爭最激烈,部分學校得抽簽決定學額。
若須抽簽,公民會獲優先權,順序按照住家離學校的距離,優先考慮住在一公里范圍內的申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