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眾多高校致力于為學生提供質的教育。新加坡大學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秉承優質教育的同時,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以此使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就業中能更容易、更好地適應今后的工作環境,將占據更大優勢。
新加坡留學網了解,近日,40名中學生每個星期到訪新加坡濟世之家,除了為殘障者打掃住所,也耐心教導他們做手工藝品,并拿到學校義賣,為濟世之家籌款。
后港中學40名學生發起“服務殘障人士獻愛心”義工活動,并以此活動參加服務研習冠軍(Service-Learning Champion)計劃。過去7個月,學生每個星期五放學后到新加坡濟世之家(Singapore Cheshire Home)探訪67名殘障者。
這群學生除了在經濟上給予殘障者幫助,也和他們交朋友,熱心關懷社會的行為讓他們獲得“服務研習冠軍杰出活動獎”的金獎。陳秋南(16歲,中四生)受訪時說:“我們把殘障人士所做的手工藝品拿到學校義賣,籌得的2000多元全數捐給新加坡濟世之家。”平時也有參與其它義務工作的陳秋南,同時獲頒“服務研習冠軍杰出個人獎”。
服務研習冠軍計劃由人民協會青年運動(PAYM)和教育部聯辦,旨在提供平臺讓中學生參與義務工作,在年輕時就學習關懷社會。
人協青年運動昨天在大巴窯建屋局中心(HDB Hub)舉辦第五屆“服務研習節”,將服務研習冠軍杰出活動獎和杰出個人獎,分別頒給11所中學與18名學生。此次共有5000多名學生服務社會,以不同形式當義工。陳慶炎總統和人協總執行理事長洪合成受邀擔任頒獎嘉賓。
獲獎的15個團隊的關懷對象包括年長者、殘障者和家庭,華僑中學的四名學生則是以保護動物為主旨的小組。他們保護的不是瀕臨絕種的動物,而是讓人意想不到的烏龜。中四生洪劭恒(15歲)解釋,很多小孩子覺得小烏龜很可愛,但養了一兩年后覺得無聊,就將烏龜遺棄在蓄水池,殊不知他們的舉動會導致生態遭到破壞。
洪劭恒補充說:“本地多數的烏龜寵物由美國進口。美國進口的烏龜繁殖能力高,行動也比本地烏龜快,本地烏龜根本無法與它們競爭,導致它們生命受到威脅,最終死亡。”
這個小組在崇福學校開辦10堂課,告訴小學生要愛護烏龜,也教導他們如何照顧烏龜。這項保護烏龜計劃也讓小組獲頒“服務研習冠軍杰出活動獎”的金獎。
此外,人協今年也為總統挑戰慈善活動籌得了25萬元。洪合成在頒獎禮結束后將支票交給陳總統。人協也在場主辦兩項籌款活動,公眾可以親手為“泰迪熊”玩具設計衣服款式以及做氣球雕塑,以義賣方式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