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極為優越之處,在于新加坡教育體制下,學校極為重視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說到批判性思維的具體培養,主要得歸功于人文學科的教育。學生在中學所學習的社會學以及人文地理學都對這種思維進行了要求。簡單地說,只有擁有較強批判性思維的人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新加坡留學網資深留學顧問丁老師表示,這便是新加坡教育的過人之處。他們能在無形中,以考試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以新加坡留學生小王同學社會學考試中的作文為例,學生如果只是死記書本上的內容,在考試中全盤托出,最后只會得個不及格的下場。比方說社會學中有一道試題是“討論聯合國的功能與重要性及對當今這個日益全球化的‘地球村’的影響”。如果只是把所知道的有關聯合國的東西都扔進去,那一定會不及格。
這種評分標準一般分為好幾個等級。級數越高分數就越高。如果能靈活運用課本知識針對問題進行適當的分析和舉例能得個等級二。以這道題為例,很明顯可以從聯合國的各種功能上著手,與此同時還要對“重要性”進行分析。聯合國的存在為什么重要,為什么不重要。系統地分析一個問題是老師上課時經常強調的。如果要拿到等級三,則需要作出一個最后的判斷,那便是到底是“利”多還是“弊”多。“這種公正的兩面分析的方式能夠深深地在我的思維方式里扎了根,這多虧了老師對分析技巧的一再強調。最后,如果要得到等級,就必須有自己對問題的獨特見解,要在回答所提問題的同時,進一步給出對整個問題的深入理解。”小王同學感慨道,“例如在自己給出一個聯合國的壞處時,分析造成它的根本原因以及是否可以被更正,又或者從短期和長期影響兩方面來分析,從而給出這個弊端對聯合國存在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的結論。”
當然,沒有人可以一開始就掌握這種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因此,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高分,老師們在平日的教學中也會注重這方面的培養。
上社會學課時,老師經常會讓學生們作模擬角色扮演的活動。最常見的就是扮演政府某官員,對民眾的意見擬出合理的政策。
例如,有次小王同學的社會老師就曾在課堂上讓同學們模擬了去年在新加坡議會引起很大爭論的一個問題——政府是否應該開設賭場。支持的同學認為,建設頂級賭場能促進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反對的同學則認為,這會威脅社會治安,造成不良風氣的滋生。每次做完這個游戲,大家就會對問題產生更深入的認識,并發現,很多時候,問題并不是我們表面上看的那么簡單,還有很多潛在因素被大家忽略了。例如有的同學提出政府可以禁止那些長期的賭徒進出賭場,表面上看來這的確是一減低負面影響的辦法。但他卻忽略了這個政策的可行度。又有同學提出,可以讓賭徒的家屬來檢舉,并在賭場入口進行身份確認。可是這樣一來,那些賭徒一定會對其家屬采取報復舉動。由此例可見,如果草率地作出解決問題的決定,很有可能會帶來更多的災難。除了權衡利弊之外,一定要能批判自己所作的解答,看是否存在漏洞。
小王同學總結道:“通過這種方式我漸漸發現自己養成了一些以前在中國沒有的習慣,比如問題意識,我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隨隨便便發表觀點,或是沒有充分根據就作出評斷,看問題時也比較全面,往往是在收集各種信息,比較各種方案后才得出結論。再回想以前在中國學政治時,學生從未對老師所說的提出過質疑,更不要說課本上的內容了。你會發現所有學生給的見解都是千篇一律的,所有人的觀點就是課本上的觀點。這也許就是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維的訓練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