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當今社會所推崇的教育模式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一個人的身體素質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一個天天得病的人的工作效率顯然要比一個健康人的工作效率低。所以,體育教育也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據新加坡留學網了解,作為體育強國的中國,單就培養出多數優秀運動員這一點來看,似乎中國的體育教育已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遺憾的是,擁有非凡運動能力的學生卻僅僅只有少部分武校、體校的學生,大部分中小學生往往是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嬌貴少爺、小姐。
不說繁重的作業,海量的試卷活動占用了學生們課余時間,也不說那可憐的每周僅僅兩節的體育課,單就中小學生的體育課程內容而論,也并不盡人意。大部分學校的體育課,體育老師最多也就是讓學生們做做操,跑跑步,偶爾讓學生們打打球,意思了事,缺少系統科學的體育教育。除中考的體育測試和體校生的測試外,普通學校平時體育成績的考核也并不正規、正式,整個體育教學環節倒顯得業余松散不少。
下面,新加坡留學網就帶大家了解下新加坡的體育教學情況:
盡管迄今為止,新加坡還沒有運動員得到過奧運會的金牌,但是他的全民健康運動卻得到了徹底的貫徹實施。
在學校,體育類的課外興趣小組占了所有興趣小組的近一半。體育小組有足球、籃球等這類比較普遍的,還有柔道、擊劍、壁球、水球等之類比較罕見的。學校給這些體育小組以很大的資金支持,不僅聘請校外的專家來當這些小組的教練,修建了體育館、游泳館等訓練場地,還資助隊員們出國比賽。參加體育小組,往往被視為追求身體健壯和堅強毅力的表現。學生都以參加體育小組而自豪。
新加坡的體育課也豐富多彩。體育課有時候還是在階梯教室上的。體育理論課一般是教學生如何科學地管理自己的身體。例如,新加坡留學生李同學的一節體育課是講“營養與健康”,平時穿運動服的老師穿上了西裝,用照片、錄像等多媒體,介紹了如何理解食品包裝袋上的營養數據,還講了科學減肥的方法。另一節課是“運動與傷害”,老師講了不同的鞋適合的運動,告訴大家如何選購適合自己的鞋,還告訴大家運動時受傷的處置方法。
新加坡每年還有“全國體能測驗”,其中包括 2400米長跑、仰臥起坐(女)/俯臥撐(男)、立定跳遠、斜體向上(女)/引體向上(男) 50米往返跑。每一項成績都有ABCD之分。比如,2400米跑14分鐘以內才能得A,15分鐘以內是B。根據單項等級,有的學生還會拿到一個總的“全國體能測驗金獎/銀獎/銅獎”。
健康的體魄才是學習工作的本錢。通過上述的比較,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單以體育教育而論,推崇德智體美勞全面教育,卻歷來忽視體育教學的中國做的并不如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