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內新教改進行的如火如荼之際,強調“研究性學習”的呼聲也日益高漲。不過總的來說,國內的“研究性學習”目前還只是起步階段,大部分地區還在不斷呼吁著要推行,只有少部分地區正在試用。這里新加坡留學網就帶大家來看看新加坡教育的研究性學習開展情況。
在新加坡的幾年學習過程中,留學生們所選修的課程基本上與國內一致,在適應了英文授課之后,學習方面基本上可以做到得心應手。
上了初級學院以后,他們接觸了一門很新鮮的必修課程研究性學習。這門課程屬于“A Level”高級水準會考的考試科目,新加坡的每位高中學生都必須選讀。
這門課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培養學生確立選題,然后從各個方面收集信息,進行研究篩選,最終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的研究能力。同時,它也從各個方面教會學生怎樣與人合作、團隊精神、與人溝通及獨立思考方面的能力。學生從中獲得的自學和分析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將為他們日后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門課程會在進行當中穿插各方面的考核,最后還要呈交書面論文,進行論文答辯。雖然在這門課程進行之中,同學們可能會經歷許多困難,也會花費不少時間,但在課程終于結束、論文完成時,每個人都能感到巨大的成就感,為自己和組員的收獲感到欣慰。
在研究性學習開始的初期,學生們被班主任分為五人的小組。為了保證實力相當,班主任對本班學生進行評估,合理搭配每組組員,同時,將已經是好友的同學分開,以鼓勵大家結交更多的新朋友。
研究性學習的課題每年都是由英國劍橋大學提供的,它一般分為人文和自然兩大方面。雖然主題明確,但學生們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構思出自己別出心裁的課題內容。
就拿2005年來說吧,個題目是“自然的力量”,要求同學們展開想象,利用大自然的力量使社會受益。
要完成這個課題,同學們需要首先確定一個自然研究的領域,比如生態學、宇宙、力學等等,描述其特征,提出利用其特征發明一項產品的建議,或開發一項服務以使社會受益。
第二個題目是“新觀點”,它要求學生懂得欣賞他人、學習他人的做法,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學生們首先要找出一項在某個社區中的人們一直沿用的做法,并描述其特點,然后將其應用到另外一個社區的人身上,以滿足他們獨特的需求。在課題進行之中,大家可以踴躍提出建議,組織小組討論,進行社會調查,或采訪有關人員,等等。在學期末,每組都要交出一份2500到3000字的論文闡述自己的發現,并以個人為單位進行答辯,將本組的研究成果與大家分享。
研究性學習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而且通過與社會互動,能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更為重要的是,它在研究實踐中教會了學生如何運用可以利用的各種資源,通過篩選和分析,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成為一個會終身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