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新加社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過,具有實踐能力的人才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中國和新加坡都極為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過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中國和新加坡卻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下面新加坡留學網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下新加坡校園是怎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的:
新加坡政府認為,實踐能力只有從小開始培養,才會收到更大的成效。
新加坡從中學開始,就注重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的鍛煉主要通過職業實習、學習考察、社區活動、科研活動等途徑來進行。到了大學,學生則會有更多的實踐活動機會。
這里,新加坡留學網主要介紹一下新加坡中學生的職業實習活動。
職業實習,是指學生在學校、教育部和有關機構相互協調配合下,利用假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特定的公司或機構進行實習的一種學習活動。在新加坡,中學生的職業實習時間通常是一個月,但有時也只有幾天或者一星期左右。實習結束后,實習生通常會得到一筆小的酬勞。
職業實習以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為目的,為學生以后融入社會更好地工作做準備,因此,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歡迎。
一位新加坡學生在陳篤生醫院實習后說:“職業實習讓我體會到了工作的滋味,也讓我的生物知識得以在實踐中運用,激發了我對醫療事業的興趣,為我以后的職業選擇提供了良好的參照平臺。”
新加坡中學一般每學期都會組織學生到特定公司、研究所或機構進行參觀學習。這些機構一般都專門配備有為學生提供的教育資源,并有專業人士引導學生進行參觀。
這種學習考察,對學生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因為它不僅讓學生覺得新鮮,滿足了他們的求知欲,尤其重要的是,這種活動對他們以后的職業選擇有著較大的影響。
據新加坡留學網了解,在地理課新加坡萊佛士初級學院的學生學到農業的氣耕法時,老師曾帶領學生們參觀楊厝港的氣耕農場,讓學生們了解了無土栽培的理論知識,認識到無土栽培在缺水少地的新加坡的必要性。
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國內的社會實踐活動基本只局限于大學,中小學生很少有參加類似實踐活動的機會。通過社會實踐讓學生了解各種職業、各個崗位的特點,有助于學生及早進行人生規劃,及早考慮就業方向。社會實踐還能加強學生管理和利用時間的能力,提供鍛煉心理素質和承受壓力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能提升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能為學生以后盡快適應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