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來說,實驗課是一個從理論到實際,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過程。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擺脫白紙黑字的刻板課本來親手操作都是難得的體驗,不過單就實驗課而論國內和新加坡的差別還是相當之大的。下面新加坡留學網就為大家具體對比下國內和新加坡的實驗課:
一、課程目標
1.在國內,實驗只是課本知識的輔助工具,為的是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直觀形象的認知,因此大多圍繞著單純的動手及觀察來進行,并沒有太多地考驗學生的思維能力。就連課時都是隨堂的,哪個班沒輪上就只能自認倒霉了。
2.而在新加坡,情況則大不相同。
實驗作為衡量能力的一項標準受到相當的重視,不但在課程表上有專門的課程安排,而且也作為考試的一部分對學生進行嚴格考核。
從教學上來講,新加坡的實驗課程不單單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更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研究能力、創造能力,讓學生可以把所學到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現實當中。
二、具體課程
這里,新加坡留學網就拿化學實驗作一簡單比較吧。
1.在國內,初中學生做得最多的實驗就是“酸堿鹽反應”及“收集氣體”,學生只是在了解了反應的整個理論過程以后,再進一步觀察加深印象,最多無非是對二氧化碳、氧氣、氫氣及氮氣這些最常見的氣體加以區分即可。
記得當年小編做這樣的實驗時和同學們都是對照著書本和老師規劃好的步驟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去做的,做出的結果也大多和書上講的相吻合;少數出差錯的,也是儀器或材料有問題。
2.而在新加坡,課程內容中需要重點掌握的則是“對溶液的分析”,這要求學生對一未知溶液,通過各種方法,如檢測生成氣體、試探不同液體之間的反應等,分析出所給溶液的具體成分。
這時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每個人做的時候可謂是戰戰兢兢、全神貫注——要做好檢測、收集各種生成物的準備。因為你可能不知道:加堿是不是會導致氣體的產生,加酸是不是會使溶液升溫沸騰;各種顏色、狀態的變化都來得很突然,會讓人措手不及,可能一個環節出錯后,又得從頭再來。所以,學生們不得不事先全盤計劃,中途高度戒備,最后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
三、兩種實驗課程下學生的收獲
1.國內的實驗課不過是在驗證課本的步驟,學生所能收獲的也只是動手操作能力,至于思維開發恐怕是收獲為零。
2.而新加坡的實驗課在通盤未知的條件下,才真正考驗了學生將書本理論活學活用,付諸實用的能力。通過這樣的實驗課學生既鍛煉了動手能力,更極大的開發了思維能力。
窺一斑可知全豹,通過對國內與新加坡實驗課程的對比,可以清晰的看出兩者教育體系的相異之處。對于赴新留學生來說,注重開發學生實際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的新加坡教育體系是更適合其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