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留學網了解,在國內考試成績作為檢驗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指標,學生晉升下一級教育階段的比較參數,在師生心中占據了極重要的地位。臨近考試時做一些針對性的準備,這在任何模式的教育制度中都不罕見;但如果由于壓迫感過重,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應付考試甚至迷糊了學習本身的意義,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應試教育了。這點相信很多學生們都深有體會的。
大量的考試不僅有礙于學生維持輕松的學習心態,使之疲于在試卷間奔命,還可能影響教育的質量,使學生失去求知的熱情,更有將教育應試化的危險。在那樣的情況下,彈性化教學是不切實際的,窮于應付考試、毫無學習興趣的學生,和盲目追求升學率、熱衷一味填鴨的老師之間注定擦不出什么火花,反而可能使應試的烙印愈發的深刻,課堂也只能是死氣沉沉一片。
相較于國內三五天一小考,七八天一大考的國內校園而言,新加坡校園的考試就很少。這也是大多數赴新留學生們所滿意的地方。
新加坡的學校一年只有兩次主要考試,分別在六月和十月。平常雖有些小測試,但也大多是以課堂練習的形式出現的,目的也僅僅是檢查學生的進度而已。往往在這一年兩次的大考之前都會有一周乃至一個月充裕的備考時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更加有效的復習。其間老師雖然不必在學校授課,但還是得呆在學校隨時幫助前來咨詢的學生解疑答惑。考試的日程安排也遠沒國內的那般緊湊,四門主課加上綜合科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對于一般的學生來說,大概是一天考完一門,恰好有足夠的調整時間。
此外,據新加坡留學網了解,新加坡教育當局還于2005年正式施行了中學直通車計劃。優秀學校的優秀學生經特殊篩選進入這項計劃,這些學生不必參加中四年末的新加坡一劍橋普通水準考試,直接升入初級學院。教育部認為,這部分學生有著很高的天賦和能力,參加O水準普通水準考試只是一種對學習時間的浪費,而直通車計劃無疑會幫學生在中學階段騰出更多的自由時間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
考試數量的減少對教學和學習來講都有不小的好處。對教師來說,臨近考試時不必再時常拖堂或開小灶趕課,平時也可以更加靈活地分配講解難點的時間。而學生則是應考壓力輕了,心理負擔小了,這樣,學習的時候也可以少一份焦急,更多地去追求對知識的理解,而不是考試的分數。有這樣踏踏實實的學習態度,顯然會有較好的學習效果。看似考試數量的減少于彈性學習教學沒太大關系,但實際上,應考壓力的減輕分散乃是彈性教育的先決條件。試問,如果師生都為接二連三的考試焦頭爛額,誰還有心情去完成那些軟性的、不成文的學習任務呢?如果學生們整天擔心的除了考試還是考試,他們哪怕就是有能力,也是不可能抽得出精力去發展個人的興趣,研究教綱之外的知識的。在一個已飽和的學習空間里是塞不下很多東西的。
脫離應試教育的苦海,赴新留學生們在新加坡是不會出現為了考試而學習的現象,更不會被戴上“高分低能”的帽子。這也正是新加坡彈性化教學所能給與每個赴新留學生的獨特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