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底,新加坡全島將出現超過10個鄰里藝術凝聚點,新加坡人能在未來三年就近接觸到近2300種不同的藝術活動,其中最新兩個藝術凝聚點位于裕廊社區圖書館和淡濱尼社區圖書館。
裕廊社區圖書館的藝術活動將面向青少年,像該圖書館四樓的青少年空間會定期舉辦數碼攝影、涂鴉和寫作等藝術工作坊,每月還會邀請不同的年輕團體做現場表演。淡濱尼社區圖書館則鎖定成年人和樂齡者為對象,活動以視覺藝術為主。
隨著這兩個藝術觸點的成立,新加坡本地現在共有五個鄰里藝術凝聚點(community nodes),另外三個是實乞納南民眾俱樂部、加冷民眾俱樂部和兀蘭社區圖書館。
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通訊及新聞部第二部長黃循財昨天為裕廊社區圖書館的鄰里藝術凝聚點主持開幕儀式時宣布這項消息。這是他正式升任部長后出席的活動。
他受訪時透露,新加坡政府已騰出500萬元用來發展鄰里藝術凝聚點,公眾對鄰里藝術凝聚點的反應比預期要好。以兀蘭社區圖書館為例,自去年3月成為藝術觸點以來,已舉辦156個藝術活動,吸引超過一萬名公眾參與,90%的活動獲得正面反饋。
鄰里藝術凝聚點的設立是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的社區參與藍圖下的項目之一。黃循財已在新加坡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該部門預算時說,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計劃在2025年前于新加坡各地設立25個鄰里藝術凝聚點。他昨天進一步透露,將于今年內設立10多個,裕廊和淡濱尼社區圖書館是其中兩個。
黃循財說,部門自成立以來一直積極推動體育和藝術的全民參與,包括讓新加坡人全年免費參觀博物館,以及通過免費現金積分鼓勵新加坡人運動的“ActiveSG”計劃。接下來,他的部門將繼續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我們的長遠目標是將藝術和體育帶到國人身邊,吸引還不是藝術和體育愛好者的人加入,因此在構思計劃時必須做到便于他們參與,同時又具吸引力。”
他以近日分別與新加坡兩大媒體新加坡報業控股和新傳媒合辦的歷史圖片和國人收藏展覽,說明藝理會如何通過與社區共同創建藝術活動,來拉近人們與藝術的距離。在打造全民運動方面,部門也改變了既往的運作方式主動出擊,讓新加坡人能輕易報名嘗試不同的運動。
“我們希望通過這一過程,與新加坡人創建共同的記憶、共同的體驗,筑建更強的共同文化。”
久未去圖書館的王本發(16歲)昨午和同學到住家附近的裕廊社區圖書館去溫書,意外發現有現場樂隊表演,令原本已有點昏昏欲睡的他,精神突然為之一振。
他受訪時表示,很喜歡圖書館成為藝術凝聚點的概念。他說:“雖然圖書館內有樂隊表演有點吵,但其實能讓我們在讀得累時稍微放松一下。我很喜歡音樂,日后準備朝音樂工作發展,但平時因為課業都沒什么時間去追求這方面的興趣,現在知道圖書館有這樣的活動,我以后會更常來這里溫書。”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閱讀推廣處助理處長葉異恩受訪時指出,圖書館有大量藝術相關的藏書,配合藝術活動,能有效助推動藝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