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李顯龍總理認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舉辦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最近公布的成績具代表意義,新加坡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名列前茅,反映的是整個學生群體的表現。例如,與所有參與國家和地區的學生相比,新加坡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成績亮眼,多數屬于表現最杰出的25%。
李總理是于昨天晚上出席崇文中學為慶祝創校20周年舉辦的晚宴時,再次提到新加坡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解決問題能力(problem solving)測試中的表現。
他強調,本地每一所學校都有學生參與這項電腦測試,學生由PISA主辦方抽樣選出,而且來自不同種族、學術源流與經濟背景。會取得好成績“不只因為幾名優秀生”,而是反映本地學生的整體表現。
PISA日前公布2012年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排名,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約8萬5000個15歲學生參與了這項測試,結果新加坡和韓國成績優異,并列。雖然OECD表示新韓學生的表現沒有差別,但新加坡的積分達562,比韓國多一分。
本地共有166所中學與六所私立學校(包括回教學校和國際學校)的1394名中三學生參加這項測試。根據PISA的結論,成績達到兩個評級、屬“表現”組別的新加坡學生比率高達29%,不但是所有參與國家與地區中,也比OECD平均的11%多出近兩倍。
李總理形容說,由于表現的學生比率,我們有“很高的高峰”,但表現較差的學生成績也相當好,而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雖然一般上要比別人更努力才能有好的表現,但他們這次在測試中也交出優異的成績。
他說:“我想,我們能為自己的表現感到自豪。當然,我不認為我們一定是世界,也許下一次PISA測試,成績會不同,我們可能是第二、第三,我們不一定在頂端,但應該是接近頂端。這次的成績顯示,我們的表現不錯,不是墊底或排在中間,而是超越世界上很多國家。”
教育部減壓措施已奏效
他指出,經常聽到別人對新加坡教育制度過于格式化、壓力太大的批評。對此,政府已采取措施,例如不公布小六會考全國狀元的名字等,以緩解問題。他相信這些措施已奏效,順利紓緩競爭壓力,并希望學生與家長意識到新加坡的教育制度仍是個好制度。
李總理指出,以這次的PISA測試為例,新加坡學生的成績比歐美發達國家學生的成績好,若與韓國、日本、香港等有著高壓教育體制的國家與地區相比,或是與學生表現突出且有優質學校的上海比較,成績也超越他們。
他說:“參與這項測試的學生無法備考,也沒有十年考題參考書當輔助,需要的是基本常識、思考能力、創意與判斷力。”
李總理提醒說,新加坡必須繼續學習,求取進步,提高每一所學校的素質,并培養學生的批判與創新思考能力,幫助他們再創高峰。
他昨晚也表揚崇文中學是一所好學校,認為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人格發展,所實行的計劃體現“德育在于行動”(Values in Action)的宗旨。
他對出席晚宴的近400名學生、校友、師長與教育部官員等承諾說,政府將繼續支持崇文中學以及所有學校,確保每一所學校都有能力為學生提供完善的教育,讓所有學生有機會在各個領域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