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課不一定要局限于聽說讀寫,也可以運用華文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不但可以讓學生學習如何應對生活中的問題,也能增強他們作文的邏輯性。
在明智中學,快捷華文班的學生就使用“批判性思維評估”(Redesign for Assessing Critical Thinking,簡稱ReACT)網絡學習系統,來討論如何處理家人間的矛盾、如何在生活中行善等。
明智中學去年開始在中一和中二快捷華文班推行ReACT網絡學習系統,學校有意在今年將這個創新的華文教學方法拓展到其他年級。
ReACT是在教育部、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和微軟公司聯合資助的BackPackLive! 計劃下展開,其目的是鍛煉學生的批判思維。系統通過由教師根據教材主題輸入的影像、音頻或圖片等情景模式,讓學生以發散性思維探討如何解決問題。學生以中文輸入后,系統自動整理出一份結合學生答案的思路圖,由教師和同學提出建議。
比如,情景模式可以是一段展現一對父女爭吵的影像。學生在觀看視頻后打字輸入剖析爭吵的原因,并建議如何解決,分析不同解決方法的優劣處。
母語部主任曾巧玉受訪時說,有些人可能認為這個方法偏離華文教學,但其實從學生的反饋可以看出,大家對華文的學習興趣有所提升。
曾巧玉也提到各媒體本月初報道指出,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舉辦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中,新加坡學生在2012年“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中名列。
曾巧玉說:“我們需要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采用問題導向學習模式。在使用這個網絡系統教學時,我們的老師不再采用填鴨式教育,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分析問題。批判性思維十分重要。我們不應讓語文成為思考障礙。”
中二學生林宜憓(14歲)說:“這個系統幫助我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懂得如何充實自己的答案。”
協助其他中學推行系統
在教育部牽線下,明智中學也著手幫助另外兩所中學推行這個系統。
勝寶旺中學今年1月開始探尋ReACT系統是否能夠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并開始與明智中學接洽。
勝寶旺中學母語部主任伍莉萍受訪時說:“一直以來,我們感到學生在批判性思維方面有所欠缺,作文中的故事有時不合邏輯。這個系統可以幫助我們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幫助他們的華文寫作。”
教育部“精益求精學習展”今明兩天于新達城401和402展廳舉行,時間從早上10時至傍晚6時。今天的活動開放給教育部員工,明天開放給家長等公眾。
現場有65個由各所學校設置的展臺,展示校內實踐的計劃和活動,明智中學是參展學校之一。另有70多場分享會及35場講座供公眾參加,主講者包括傲勝(Osim)國際創辦人兼主席沈財福。
精益求精學習展也將在明天舉辦首屆家長支援小組研討會,由家長志愿者分享他們的經驗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