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協會預計在明年中在全國選區為基層領袖推行的新培訓計劃,將一改以往的培訓方式,從以往的“校園學習”改為“行動學習”,讓基層領袖更直接地學以致用。
新加坡留學網獲悉:于上個月公布的新培訓計劃由人協領導,專為社區領袖提供培訓的國家社區領袖學院(National Community Leadership Institue,簡稱NACLI)則根據各選區的需求“量身定制”新課程。基層領袖們將來可在選區內接受培訓,無須到學院上課。
人協總執行理事長洪合成昨天透露,隨著國家社區領袖學院創院50年,學院將改變培訓方式。他說:“一個很重要的改變是把以往的‘校園學習’轉變成‘行動學習’(Action Learning)。行動學習指的是在地學習,讓基層領袖們在區內邊學邊用。這也是我們非常積極地把學院帶入選區,并在所有選區設立校外教學地點的主因。”
他也指出,各選區的基層和職員將接受培訓,選區顧問也將參加課程。目前已有16個選區的居委會在執行這項計劃。
友諾士居民委員會第三分區去年底參加了這項計劃,居委會主席洪榮強(28歲)說:“很多課程都通過角色扮演等教學方式,讓我們能輕易地學以致用。把培訓課程帶入選區對基層領袖們來說較方便,也讓我們一起邊學習邊討論如何把知識應用在選區里。”
配合50周年慶,國家社區領袖學院昨天也推出歷史墻和歷史徑。歷史墻和歷史徑主要展示學院50年來的里程碑和重要改變,并將成為一些領袖培訓課程的學習材料。衛生部兼交通部政務次長費紹爾博士昨早為歷史墻和歷史徑主持啟用儀式。他也是學院副主席。
歷史徑除了介紹學院內10個具代表性地點,也延伸到校外南波那維斯達路到直落布蘭雅嶺一帶。
國家社區領袖學院當初設立時,主要為基層義工提供培訓,讓他們具備克服共產主義等挑戰的技能。學院后來經歷數次改革,并曾為我國基層領袖、人協職員、青年領袖、甚至國外參加者提供培訓。
學院為鼓勵更多年輕人成為基層義工,從去年開始展開試驗計劃,邀請曾經當過培訓課程導師的長輩配合學院的巡回展覽一同走入校園,通過述說自己的故事激發學生對基層工作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