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留學網介紹:新加坡資訊科技媒體專才短缺,資訊科技媒體指導委員會計劃三管齊下,除了幫助在職科技專才和非科技人員進修外,也讓孩童接觸電腦程序編寫活動,以期激發他們對科技的興趣,長大后加入科技專才隊伍。
網上培訓課程教授實用技術
首先,委員會建議開辦網上培訓課程,這個課程開放給任何有興趣的人參加。課程內容著重于業界所需的實用技術。這個課程的特點是,不論有無科技背景,只要順利畢業就有面試加入資訊科技業的機會。
委員會成員傅美晶指出,開設這個課程的用意是為幫助沒有經驗的畢業生或非資訊科技人員找工作,而雇主也會有更多聘用人選。
傅美晶也是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局長。她說:“很多公司要聘請有經驗的專才,甚至要有特定技能,但這是個迅速發展的行業,不是每個人一上任都已具備所需技能。這個開放式課程通過網絡學習,讓缺乏經驗的人接受培訓,起步也更占優勢。”
委員會也注意到中小企業面對難以留住年輕資訊科技員工的問題,于是建議中小企業與大學合作推出夜間學士學位課程。曾在理工學院修讀相關課程的學員將可減免學分,而在中小企業任職的學員還能以工作項目代替學分。但中小企業必須提呈為該名學員擬議的晉升計劃,后者也須簽訂一年工作合約。
以“益智課程”讓學生接觸計算思維
另外,委員會認為,可以從小培養孩童對科技和媒體業的興趣,因此希望小學至高中的學生能學習編寫電腦程序和學習“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
計算思維指的是利用電腦科學的基礎概念來解決復雜的問題,通過有系統的分析,找出解決方案,而學習編寫電腦程序是建立計算思維的基礎。
委員會建議,先以“益智課程”的形式讓學生接觸計算思維,往后或許能把它列為一門學科。
中小型企業協會會長王崇健認可政府協助中小企業留住科技人才所做的努力,但對成效有所保留。
他受訪時說,培訓課程或許會有些幫助,但關鍵在于現在的年輕人缺乏學習的態度。“他們太急躁,做一兩年就跳槽。他們待人處事還不成熟,判斷力也有待磨練,若以快速升職留住他們,是不健康的。”
他認為,讓年輕人了解在中小企業能學到全面的業務運作知識,培養耐性和毅力更為重要。
很多公司要聘請有經驗的專才,甚至要有特定技能,但這是個迅速發展的行業,不是每個人一上任都已具備所需技能。這個開放式課程通過網絡學習,讓缺乏經驗的人接受培訓,起步也更占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