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說,合并是為了優化資源和提供更廣泛的教育課程和課外活動。新加坡留學網介紹:合并后的學校將分別使用聯華、達邁和勵福小學校舍,主要是考慮到這三所學校的基礎設施能更好地應付新的收生人數。
成熟組屋區的數所小學由于收生人數不足,明年將合并。它們分別是在武吉巴督的聯華小學和豐嘉小學、勿洛的達邁小學和尚智小學,以及淡濱尼的僑南小學和勵福小學。
聯華小學與豐嘉小學合并后,將延用聯華小學的校名;達邁小學與尚智小學(Bedok West Primary)合并后延用達邁小學校名;僑南小學和勵福小學(Griffiths Primary)合并后則改名為樹仁小學(Angsana Primary)。
這幾所學校的家長和學生上星期陸續接獲通知有關學校即將在明年合并之事。
受訪的教師和家長都表示對合并消息并不意外,因為這幾所小學近年的收生人數每況愈下。以豐嘉小學為例,在去年小一招生時,截至第2C階段,可供申請的學額有150個,報讀的學生卻只有23名。相比之下,武吉巴督內的其他學校如克明小學和圣安東尼小學,學額則供不應求。
教育部在回搭本報詢問時說,合并是為了優化資源和提供更廣泛的教育課程和課外活動。合并后的學校將分別使用聯華、達邁和勵福小學校舍,這主要是考慮到這三所學校的基礎設施能更好地應付新的收生人數。至于僑南、尚智與豐嘉小學在搬遷后騰出來的校舍,則將用作其他學校的臨時校舍或是交還政府。
教育部會在今年內委任新學校的校長和副校長人選,新領導團隊將與各利益相關者合作,共同打造學校的新身份。合并后,兩校學生還是可以繼續穿原來的校服,無需立即換新校服。
校友子女小一報名仍優先
教育部在回復中也說,雖然學校合并了,但校友在孩子日后的小一報名仍能享有校友的優先權。
不過,與這些細節比較,家長似乎更關心孩子能否適應學校合并后的新生活。鄭微頻(41歲,家庭主婦)的女兒就讀于僑南小學五年級。她受訪時透露,上星期曾就學校合并一事親自到學校向校長了解詳情。
她說:“我女兒明年六年級了,是關鍵的一年,我擔心她不能適應新環境和新的教學法。但校長說兩校會盡量把對學生的影響減至最低,包括在正式合并前就聯辦一些活動,讓兩校學生共同參與,并且考慮合并后,盡量讓所有學生在原來的班級上課。”
她原打算讓4歲兒子日后報讀僑南,但現在表示得再觀望。
阿米爾(51歲,醫療中心營運支援員)的女兒就讀于聯華小學五年級。盡管明年合并后,女兒仍能繼續在原來校園念書,但是他擔心校園會過于擁擠,有限的資源不夠分配。他說:“學,F在似乎已沒有多余的空間和資源,不知怎樣再容納更多的學生?”
但受訪校長表示家長不必擔憂。達邁小學校長吳明辭說,以達邁小學和尚智小學為例,兩校收生人數都不多,過去幾年其實已共享資源和設施,兩校合并后能善用資源,為更多學生提供更多元的活動。接下來,兩校的教員會定期見面,以確保過渡期順利。